有一種責任叫堅守,有一種感動叫有我在。在本輪疫情防控工作中,臨渭區向陽街道迅速行動,最大化集結“逆行者”,發動黨員干部下沉一線、盡銳出戰、晝夜奮戰,以行動化為沖鋒槍,以勇氣鑄就護民盾,嚴格、高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用暖心服務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把黨的關懷送到群眾的心坎里。
10月19日上午,在海興錦繡花園小區記者看到,幾名身著紅色馬甲的志愿者正在將居民們網上采購、或是親戚朋友送來的生活物資,送至小區門口,再由小區內部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進行轉運發放。小區內這些來往為大家配送物資的“大白”志愿者,都是來自向陽街道的下沉干部。
臨渭區向陽街道辦事處干部 袁紅軍:我們在小區內主要負責小區內群眾的日常生活必需品轉運、生活垃圾的清理,負責每天帶領采核酸人員到每戶敲門采核酸。我們雖然很辛苦,但是為了小區內的群眾不被互相感染,為了疫情早日退去,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疫情有我,有我必勝。
記者了解到,10月13日,海興錦繡花園小區被劃定為高風險區,為了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保障好居民的生活物資供應,向陽街道7名黨員干部第一時間進駐小區,成立臨時黨支部,24小時堅守第一線,全力為居民們做好各項服務。
臨渭區向陽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閔衛斌:目前,小區群眾生活一切正常。請組織和廣大市民放心,我們一定齊心協力,竭盡全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殲滅戰,以堅定的黨性、扎實的作風、積極的態度,做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踐行者。
落實好掃驗場所碼等防控措施,對于“外防輸入”尤為重要。針對轄區40余個居民小區,向陽街道嚴把入口關,要求每位進入小區的人員掃描場所碼,并認真查驗、測溫。
臨渭區向陽街道通塬社區居民 馬軍戰:有電話通知,有網上通知,也有小區群里通知,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大家的確比較辛苦,做的比較認真,居住的所有人員就是比較安心,因為嚴控,所以才能杜絕疫情的傳播。
臨渭區向陽街道通塬社區黨支部書記 郭莉:我們主要是堅持守好“兩扇門”。通過物業、下沉干部、志愿者來守住小區大門,嚴格落實“一掃一測三查驗”。并且通過智慧社區、監視器、群眾來監管居家隔離人員,守好管控人員的第二扇大門。日常我們會做好核酸檢測、返渭人員信息宣傳、群眾政策咨詢、人員流調等工作。一個社區需要守護千家萬家,只有通過大家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守住我們每一戶每一人的健康和安全,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據了解,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向陽街道迅速行動,按照“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嚴格落實小區疫情防控管理。發動轄區黨員志愿者、市區干部下沉一線,對進入小區人員,逐一開展“一掃一測三查驗”,安排專人對小區進行一日三次消殺。同時,不斷加強宣傳,督促市民群眾戴口罩、不聚集,嚴格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引導市民群眾共同行動起來,不懈怠、不放松,齊心協力織密阻擊防線,用實際行動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確保轄區居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